2018年8月24日 星期五

戒毒的日子會結束嗎?_1成癮是什麼?

今年六月時連續三個週末參加國衛院在松德院區的整合性藥癮治療核心訓練工作坊。

滿滿豐富的內容,讓人很有感,趁此機會把它整理下來。

過去在醫院工作的時間時,我遇見過對家人用毒而憂心的家長或手足,也見過一段時間停止用毒但對自己沒有把握的個案。

大家都擔心,停用藥後會不會再「想」用藥,會不會一不小心就忍不住,會不會功虧一潰,會不會永遠就跟藥有牽扯,人生一厥不振。


這些擔憂讓關心的家人或想改變的人驚恐。我們先來從腦部機制看成癮,再來思考上面的問題。

成癮行為跟腦部的機制有什麼關聯?

它跟腦袋裡的酬賞系統(reward system)有關。酬賞系統管理我們人類的動機,讓我們因為做了某事感到開心(通常跟生存演化比較相關的事物可以讓酬賞系統活躍起來,比如:性、飲食…),而更想要去做。這聽起來還不錯?如果我們想要精熟某些能力,不就需要這樣的機制?比如:不用想太多,就重覆去讀書、重覆去練習,然後有成績變好,覺得有成就,覺得開心,為了這個開始,又繼續去讀書或練習…聽起來很美好?!

但,到底出了什麼差錯,用毒品為什麼那麼難戒?它明明後來已經讓我們吃太多的苦頭,怎麼還是戒不掉。這跟另外一個區塊的大腦有關,它是「前額葉」,可以說是腦袋界的老大,負責思考決策。當我們過於沉迷某些事物時,在老大前額葉神志清醒時,它會試著去主導我們的腦子和身體,減低酬賞系統的指揮,但在藥物成癮的過程,酬賞系統逐漸掌控全局,而且原來大腦裡自然的酬賞機制被藥物帶來的取代了,大腦變得很難因為原來的生活事物感到開心,大量依賴藥物產生開心。有點像皇子被強大皇親國戚挾持了這樣。但,皇親國戚也不是一開始就很強大,他也是慢慢的滲透強大起來的。

就像成癮其實也不是一開始就跟毒品難分難捨,它有幾個階段:



一開始,你很少用,只在特定的情境下才會用,毒品帶來的好感受比它帶來的麻煩多的多,就算你到那些用毒的地方,也不太會讓你想到用毒的愉悅感,生活裡面除了毒品還有很多讓你覺得開心的事。

接下來,你使用的場合變多了一點,而且只要進到用過毒品的地方,身體就會出現一些生理反應(比如,你用的是安非他命,你的心跳可能加快),你開始會聯想到用毒時的愉悅感,腦子裡,毒品佔據你思考的比例變高了些。

在濫用的階段,成癮腦主宰了你的大腦,用毒的壞處多於好處,讓你想用毒的誘因變多了,本來只是跟朋友在一起時會用,但現在朋友不在身邊,覺得寂寞、覺得開心的時候,都會讓你很快得想用毒品。過去你可能接近用毒的情境才會想用毒,但現在你光想,身體就有用毒品的感受,這讓你更想去用毒。

到最後,你只要一醒來就想用毒,光想到,就有強烈想用毒的感受,腦袋裡只剩下用毒這件事。

這個過程很像溫水煮青蛙,當你面對好的壞的,都快速地想到要用藥。你就已經中招很深了了,腦袋的神經迴饋機制已經被改變了。不需要等到出現精神症狀、尿失禁等用毒的症狀出現,你都能確定你已經藥物成癮了。



回到最前面的問題,沒有用了但會想用,其實會「想」是自然的。因為腦部的生理機制被改變了。所以問題如果改成,「會想用要,但要怎麼不去用」,才是重點。就像我們如果很想吃炸雞,但我們發現我們最近胖了不少,覺得不能再吃了,那我們可能會辦法轉移注意力或吃一些比較健康的食物來填飽肚子,取代去買炸雞來吃,但是想吃炸雞就是一種自然的慾望,多罵它也不會因為這樣就不想了。

怎麼讓「想」不會直接變成「行動」是改變的重點。成癮有其歷程,戒癮的復原過程也有一些階段可以參考。之後的文章再來談談復原的歷程階段和這個過程裡面,我們可以怎麼有效的行動,讓戒癮的過程有方向一些。


除舊佈新

最近看起了Netflix麻理惠,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有一集房子的男女主人要迎接新生命的誕生,於是想要整理出空間迎來新階段的生活。但,這個整理男主人遇上了一個難題,大部分的東西都有他無法捨棄的意義連結,比如:160雙鞋,大多數的收藏是全新的但是已經脫膠或小時候買的現在不合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