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5日 星期六

會生不會養?孩子生了就會當媽媽?

近期有一則社會新聞,大約來自什麼什麼公社的,爆料人說的是陪伴住院時,見到鄰床親子互動的狀況。據新聞轉載的資訊,爆料人很氣憤地表示他發現孩子的照顧者很難適當的回應孩子的哭和需求,裡面有濃濃的不捨。那個適當的回應,包含孩子在床上哭了許久,都不見家長抱抱他,家長就只是在一旁看著平板,或者,家長無視孩子獨自待在床上的危險性,就自顧地離開床邊,然後孩子意外地摔下來受傷了。文章的標題或結論約莫就是「不會養就不要生」。


這句話讓我想到起「遍體鱗傷長大的孩子,會自己恢復正常嗎?」的其中一個案例描述。
這裡頭的孩子蘿拉是一個營養失調長不大的孩子,在蘿拉住院的過程中,身為醫師的作者觀察發現,孩子的母親維吉妮雅雖然可以在蘿拉餓了的時候,把奶瓶塞到他的嘴裡,但她不會想抱抱、拍拍或者是逗弄孩子,就是很機械式地、僵硬地給予蘿拉食物,少有肢體或情感的互動,維吉妮維無法依情感的直覺(所謂的母性本能)回應、猜測蘿拉的需要(寶寶的哭鬧有很多不同的可能,很需要家長的觀察、彈性和調整,需要知識,但也仰賴感受直覺)。作者再追蹤維吉妮雅的成長過程,發現她小時候是一名棄嬰,在當時普遍認為需要避免孩子過度依賴養育者的兒福制度下,她在三歲前頻繁地在寄養家庭間流轉,沒有機會跟任何照顧者建立永久的依附關係,當她十八歲意外懷孕後,雖然在意也想要照顧好她的孩子,但她並不曉得照料孩子也需要肢體、情緒上的安撫,或者說,她沒有感覺,她無法在照料孩子的過程自然地產生與孩子互動的愉悅感,所以也無法直覺得去猜測和確認孩子的需要是什麼。


嬰幼兒時期受到的關愛與大腦的「壓力調節」「人際互動」神經網絡的發展有關。當小寶寶在吃喝拉撒完全需要旁人協助時,他會因為飢餓胃疼痛的感受而崩潰大哭,家長的安撫加上適時的給予食物,解除了寶寶因為飢餓疼痛而來的壓力,帶來愉快的感受,也讓孩子將愉快被安慰的感覺和人際互動連在一起。這種連結模版會記憶在大腦裡,協助孩子在日後遇到困難時的自我調適。

維吉妮雅的成長經驗讓她缺少了大腦裡人際互動與愉悅感連結的神經生物能力,讓她難以體會孩子對肢體接觸提供安撫的需要。在這個案例裡,作者媒合了一位極有母性和呵護本能的寄養媽媽,維吉妮亞和蘿拉一起住到寄養媽媽家一年,在這一年中,維吉妮亞觀察寄養媽媽如何回應孩子的需求,一年後維吉妮亞在面對孩子時情緒和肢體的回應都變得成熟和自然許多,蘿拉也逐漸長大了。

                                             Image by Astrid Pereira from Pixabay 

回到新聞上,有時候我們看到孩子受苦,會非常的不捨,但是,或許看似不及格的家長背後有他的歷程,而這樣的狀態一代代的複製。像書裡的案例能遇到看懂家長歷程的醫師,剛好有模範的對像且有資源能夠支援這樣的媒合,是一種機緣巧合,我們或許無法全然地要求複製,但或許可以引以為鑑的是,有時候孩子受到創傷性的經驗,不全是家長的「故意」「無知」,在書裡的例子,做為母親她不想傷害孩子,但她缺漏了一塊健康的成長經驗。當我們理解和保持著這樣的概念時,或許,對家長的譴責、氣憤可以先放在一旁,比較有空間去觀察他或許也需要一些什麼協助,當家長有機會得到協助,正向的循環會回到孩子身上,這樣或許才有機會中止循環。衷心期盼這樣的循環能夠在社會上逐漸發生。






除舊佈新

最近看起了Netflix麻理惠,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有一集房子的男女主人要迎接新生命的誕生,於是想要整理出空間迎來新階段的生活。但,這個整理男主人遇上了一個難題,大部分的東西都有他無法捨棄的意義連結,比如:160雙鞋,大多數的收藏是全新的但是已經脫膠或小時候買的現在不合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