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30日 星期四

「你要什麼?」。猜猜看,協助孩子發展情緒調節的能力。

美食廣場,背對我的位置上坐著一對父子,穿著襯衫西裝褲的年輕爸爸和目測不到二歲的小兒。小兒坐在桌旁的兒童椅上,爸爸埋頭苦吃。不一會,聽到小兒發出抗議的哭聲。
爸爸:要吃這個嗎?
小兒:baba嗚啊啊
爸爸:…好,不要不要。
小兒:嗚嗚baba..
爸爸:要吃嗎?
小兒:(停頓片刻)… baba啊吶嗚嗚啊呀啊~~
這樣的場景循環了約五次。我都懷疑是不是有人把場景重覆倒帶。
爸爸有點洩氣,他說「啊不要不要,你要吃再告訴我」,然後小兒哭吼聲拉高。
於是爸爸說「啊…你要什麼…這個?這個?這個?….」(聽起來爸爸再點指食物),過程裡搭配小兒未停竭的「嗚啊babababa」,爸爸有點無奈了,他說「…吼…再這樣我不理你囉…」,然後小兒還是只是重復地babababa伴隨抗議的哭鬧。再一會爸爸疑似檢查了孩子的尿布,說道「…啊你沒有尿尿啊騙我…」。小兒還是發出零星的抱怨哭泣聲,但慢慢地一會孩子安靜下來。

                                                Image by Iva Balk from Pixabay                                              

我很好奇爸爸使了什麼招術,於是在經過父子身邊時偷偷望了一眼,只見孩子像無尾熊一樣地坐在爸爸的懷裡,抱著爸爸睡著了,爸爸則安心下來吃飯。


原來babababa是拔拔抱抱。爸爸猜出來了。

現代的社會除了智力發展,也注意到情緒智商的重要性。情緒智商裡很重要的一個元素是情緒自我調節的能力,這指得是我們能用透過注意力集中或轉移、調整環境、調整想法或行動等策略來使我們的情緖產生變化,得以取得舒服自在,持續完成目標的策略能力。

                                           Image by Gino Crescoli from Pixabay 

孩子並不會一出生就具備有成熟的情緒調節的能力,除了大腦發展影響認知能力的成熟外,也仰賴大人的照顧,透過被照顧的經驗來學習內化幫助自己平靜下來。許多研究者發現,當父母親對孩子具有同理心能回應、解讀孩子的情緒線索,他們的孩子通常較容易相處和安撫,比較常顯得快樂,也較願意探索環境。而,對孩子的情緒不耐煩或沒反應,要一直到孩子暴炸的才有回應的照顧方式下,長時間來看,孩子會較難被安撫,孩子也難幫助讓自己平靜下來。

回到這對父子的身上,多虧爸爸奮力不懈的假設驗證再假設驗證,沒有被挫折擊倒無助地無法再回應孩子,也沒有轉而攻擊孩子,像是再哭就揍你喔。爸爸就是在孩子說不清楚需要什麼的時候,不停地猜測核對和調整自己挫敗的心情。孩子在每次的經驗裡會慢慢地認識自己的情緒、認識核對自己情緒的歷程和知覺到「啊…這是我要的」,少了這個過程的孩子,如果只是被恐嚇或甚至被揍了,那他可能很難懂自己的哭泣是為了什麼,就如同那些已經長成大人的我們,有時會不明所以的情緒低落、煩躁。


                                                        Image by Ranjat M from Pixabay 


情緒調節需要覺知情緒,這個過程有時需要映照,有時需要探問,有時只需要陪伴。不論對待孩子,或對待已然是大人的我們自己,都需要學著聽得到和聽得懂自己聲音。祝福您。


除舊佈新

最近看起了Netflix麻理惠,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有一集房子的男女主人要迎接新生命的誕生,於是想要整理出空間迎來新階段的生活。但,這個整理男主人遇上了一個難題,大部分的東西都有他無法捨棄的意義連結,比如:160雙鞋,大多數的收藏是全新的但是已經脫膠或小時候買的現在不合用了,...